61 影像處理技術之image registration可用來修正何者? (A)心率不整(irregular heart beats) (B)相位偏差(phase angle shifts) (C)病患位移(patient motion) (D)劑量修正(dose calibration)

說實在的我不太清楚image registration影像套合是什麼東西,不過就這4個選項來講,目前我所接觸到的各式影像處理技術中,似乎只有(C)病患位移(patient motion)是稍微可以處理的,作法是先選定你要分析的部位,然後在X和Y軸做出影像的位置變換圖,然後就有發生位移的部分來作修正,不過實際的使用經驗來講,如果只是單純的前後或是左右移動還勉強有用,但是如果像是在照腦部時病人頭轉來轉去的話,那就無法修正了,因此motion correction最多只能用在照心臟時才有用,因為動的角度有限,比較好修正,事實上最好的方法是重照一次,因為修正過後的影像雖然看起來比較好,但是已經不是原來的資料了,另外在(A)心率不整的情形,一般多是在作MUGA時發生,在我們所使用的機器上會自動的將過長或過短的心跳(和受檢者自己來比)濾除,事實上這也是在收集資料時就必須處理好的問題,事後是無法藉著影像處理的技術修補的,至於(B)和(D)我就不太清楚了。


62 下列何種技術可作為消除斷層影像重組所產生之星狀效應(star effect)? (A)均勻度校正(uniformity correction) (B)濾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projection) (C)過度取樣(oversampling) (D)旋轉中心校正(center of rotation offset correction)

會造成影像重組時出現星狀效應最主要是因為收集影像的角度不夠連續,或者說是取樣不足有關,因為一般核醫所取像時常用的角度為3度,就是說如果要收集360度的影像的話,會收集360÷3=120張影像,但是在影像重組時會因為某些角度影像資訊的缺乏,造成影像的不完整,就像本來是圓柱體,但是核醫只知道它是個120面體,因此在那些未取樣的角度就會出現所謂的星狀假影,為了消除這個缺憾,就必須加入一些濾波器來消除這個現象,在濾波器消除了雜訊以及將影像平滑化了之後,你所重組出來的影像才會比較好看,這也是為什麼核醫影像重組要叫做FBP而不是只有單純的BP,選擇合適的filter是很重要的。


63 正子電腦斷層(PET)中,需作穿透式掃描(transmission scan)其主要目的為何? (A)病患衰減係數之獲得 (B)PET與MRI影像融合使用 (C)每日例行品管使用 (D)縮短造影時間使用

PET在做穿透式掃描(transmission scan)有兩種主要的方式,一個是用Ge-68一個是用CT,在知道(A)病患各部位的衰減係數後,才能夠來進行衰減校正用,以便將來自身體內部受到衰減的γ-ray作一補償,可以大幅的改善影像的品質。


64 下列何者可能造成影像雜訊(imaging noise)? (A)random noise (B)statistical noise (C)structured noise (D)以上皆可能

這種很理論的題目不容易交代的很清楚,我僅能就書上所寫的作一下翻譯罷了,基本上影像的雜訊可以分為是random或是structured類的,其中(A)random noise也被稱之為(B)statistical noise,成因是核醫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特性所引起的,因為衰變本身就是random的,因此機器所收集影像的count rate計數率也會有時高有時低,造成了影像的均勻度不佳,這是影響核醫影像品質的重要因素;structured noise則是一些非關核種隨機衰變但是卻因為物體的結構而會影響計數率的因素,譬如說使用Tc-99m PYP在做心肌梗塞檢查時,心肌部位的影像會受到肋骨的干擾而造成重疊部分的計數誤差,還有像在做Ga-67發炎掃瞄時,由於腸子會彼此繞來繞去因此也影響了影像的品質,另外如果說在收集影像的系統上出現問題的話也會造成structured noise,譬如說影像的均勻度不好就是其中的一種情況。因此以上的兩(三)種答案都對。


65 在SPECT造影檢查中,若均勻度(uniformity)不佳時,對於吸收均勻且較厚器官易產生何種效應? (A)牛眼(bull-eye) (B)衰減 (C)散射 (D)光電效應

這題請參考92年第2次高考第11題,事實上一般都是稱之為甜甜圈效應或稱之為ring artifacts,(A)牛眼(bull-eye)也有人這樣說,但是我不喜歡這種說法,因為和心臟檢查時的牛眼圖(bull's eye)太像了,因此通常你說到牛眼(bull-eye)時,大家都會直覺的認為你在說心臟的檢查;另外說實在的,要發生這種現象也是真的很不容易,及使非影像的均勻度要很糟很糟都不太會發生,要等真的爛到極點時才有可能,而在那個時候早就叫工程師來維修,不可能拿來作檢查,也就不會出現題目所說之情形了。


66 在實施 [F-18] FDG腦部掃描,則正子電腦斷層 (PET) ,需配合下列何種準直儀? (A)高能量扇形孔 (B)高能量平行孔 (C)中能量平行孔 (D)不需要準直儀

這是個要小心的陷阱,PET是不用準直儀的,不要以為511 KeV的能量高就選擇(A)或(B)。


67 進行腦池攝影檢查,先照一張腰椎影像的目的,是要確定: (A)同位素有無滲漏 (B)腦脊髓液流率 (C)脊髓有無損傷 (D)注射同位素的位置

這題請參考93年第1次檢覈考第44題,事實上腦池攝影檢查因為是從腰椎注射藥物,那裡又不是很好打針,因此打完真後先照一張腰椎影像可以確定一下(A)同位素有無滲漏,不然等一兩天後才發現那不是挺冤枉的嗎!


68 下列對於F-18相關藥物敘述何者錯誤? (A)F-18 FDG對於腎臟功能代謝最為準確 (B)Free F-18離子可作為骨掃描藥劑 (C)FDG是葡萄糖第2位置與碳結合的OH基置換為F-18的化合物 (D)F-18可由O-18經質子撞擊產生

照道理來講,F-18 FDG如同(C)的敘述,是和葡萄糖很像的東西,在人體內尿液形成的過程中,葡萄糖是會被留在血液循環中不會被腎臟排出的(糖尿病例外),但是F-18 FDG未被吸收的部分卻絕大多數經由腎臟給排泄掉,因此由此可知要欺騙人體的器官還真是不太容易,不過即使如此,(A)的敘述仍然有誤,要偵測腎臟功能代謝(包括了GFR以及ERPF)的藥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完全被腎臟排出,像F-18 FDG這種會被其他組織吸收的藥物是不能來測腎功能代謝的,(B)目前台北榮總做的相當的多,影像的品質相當好,原理是利用Free F-18離子對鈣離子強大的吸附力而在骨骼上吸附住,有一點像是牙齒塗氟那個樣子,(D)目前幾乎都是這樣做出來的。


69 腦部造影藥物分為「可擴散」(diffusible)與「非擴散」(non-diffusible)兩種。下列何種藥物屬於「非擴散」? (A)Tc-99m HMPAO (B)I-123 IMP (C)Tc-99m DTPA (D)Tc-99m ECD

我倒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區分法,不過這種說法倒是很清楚的將核醫腦部的造影藥物作了很好的區分,如果藥物的親脂性夠強,能夠穿透BBB,那麼就屬於可擴散的類型,可以偵測到腦血流以及腦細胞的攝取影像,如果不具有親脂性,那麼就是屬於非擴散的類型,通常的情形下是無法在腦部顯影的,只有當BBB受腫瘤侵犯或是其他情況下受損時,才有可能進入腦中,而(C)Tc-99m DTPA便是其中最常使用的藥劑,一般是在打針後1小時進行造影,這部分可以參考核醫的檢查中的腦部檢查DTPA-BRAIN。


70 肺臟灌注造影(lung perfusion imaging)中,在腎臟及腦部有活性,則有可能是何種疾病之可能性? (A)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B)腦中風(stroke) (C)氣喘(asthma) (D)心臟右-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

這題請參考92年第2次檢覈考第30題,圖片的部分詳見93年第2次高考第58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