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何種放射性製劑可用於腎上腺造影檢查?(A)123I-IMP(B)123I-NaI(C)123I-IUdR (D)123I-MIBG

用於腎上腺髓質造影檢查的藥物為MIBG,和其結合的放射性元素為I-131 or I-123,不過目前國內好像只買得到I-131-MIBG,而且此藥物並沒通過衛生署許可,只能私底下做而已,它最主要的適應症是嗜鉻性細胞瘤,(A)是用來做腦部的檢查,類似HMPAO不過即使是美國現在也已不生產了(B)123I-NaI是用來做甲狀腺攝影用的,和I-131比起來,因為不會產生B-粒子而且能量較低159KeV,所以輻射劑量較低影像也比較好,目前只有核研所能生產I-123但是只供研究並不外賣(C)不好意思,查不到,這裡我想提一下I-131-NP59,一個做腎上腺皮質腫瘤的藥劑,NP-59和MIBG最大的不同在生理上一個被皮質一個被髓質吸收,在生理機轉上兩者所掌控的賀爾蒙也不同,相當的複雜,牽扯到較深入的生理學,因此我不多提,在影像上NP-59只顯影在腎上腺上,MIBG則因為嗜鉻性細胞瘤分布的位置在中樞神經系統,因此掃描時必須包含全身的影像,總括來說兩者背後牽扯到的生理變化恐怕是核醫檢查中最複雜的部分,也因此是核醫檢查中靈敏度和特異性最高的檢查(90~95%)。


2 常用於檢查99mTc溶液中是否有氧化鋁滲出之方法為:(A)顏色試紙法(B)離子交換法(C)沉澱法(D)薄層色層分析法

坦白講雖然我們有買(A)顏色試紙法,現在的商業化試劑還可以順便測pH質,但是並沒有拿來用,因為就算Al3+太多也沒法子處理,只有相信原廠的QC品質,事實上依日本人的謹慎程度,應該是不會出問題的。


3 下列何者最不適合作為治療用同位素?(A)32P(B)89Sr(C)131I(D)18F

仔細思考一下,(A)(B)(C)都會放出B-粒子而且半衰期都較長,如果能順利進入或接近腫瘤細胞,在射值因數大的狀況下,都是很好的治療用同位素,但是(D)18F並不符合上述兩個特質,因此答案相當明顯。


4 藥廠經常利用兔子來做放射藥物之何種品管檢查?(A)無菌測試 (sterility)(B)無熱原測試 (apyrogenicity)(C)放射化學純度測試(D)放射核種純度測試

可憐的兔子常拿來做(B)無熱原測試,所謂的熱原,就是一些細菌為了破壞其他細胞或是為了生存而產生的一些蛋白質,通稱為內(類)毒素,在人體內會引發過敏等免疫反應,使人體造成發燒的狀況,因此利用兔子等犧牲品看看兔子的體溫有沒有升高來判定(A)是利用培養基來看看有沒有細菌的生長(1~2星期)(C)普通的話用TLC就可以,高級一點的就要用到HPLC了(D)利用能譜分析儀來做。


5 使用colloid進行肝臟造影時,在肝癌部位會有局部性缺損,其原因是肝癌不含有下列何種細胞?(A)Kupffer細胞(B)上皮細胞(C)內皮細胞(D)平滑細胞

在進行Liver scan時,大部分都是利用肝臟中的巨噬細胞對外來物質所引發的免疫反應-->吞噬作用來達成攝影的目的,也就是將一些懸膠體label上isotope,當巨噬細胞發動攻擊吞噬這些外來物之後,自然就會顯影出來,基本上巨噬細胞構成了所謂的網狀內皮系統做為體內的一道防禦系統,而且當分布在在人體的不同部位就會有不同的命名,在周邊血液的叫macrophage(巨噬細胞),遊走在組織間的叫histocyte(組織細胞),骨髓中的叫osteoclast(蝕骨細胞),而存在於肝臟脾臟的就叫做Kupffer細胞,因此就題目所言,肝臟造影的局部性缺損,應該就是該部位沒有uptake 99mTc-sulfur colloid,而負責吞噬這外來物的呢就是(A)Kupffer細胞。


6 99mTc-DMSA適合用於何種疾病之診斷?(A)急性腎盂腎炎 (acute pyelonephritis)(B)急性心肌梗塞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 (D)骨癌 (bone tumor)

99mTc-DMSA基本上有兩種,Tc是+3價的用於腎皮質造影,而+5價的則用於腺體癌症檢查,以甲狀腺癌的偵測率較高;依題目來說,應該是問Tc是+3價的DMSA(大家較常見的),當靜脈注射DMSA後,會積聚在腎小管而固定在腎臟皮質部分,所以可提供清晰的腎臟皮質影像,但是如果現在腎臟發生了問題,DMSA還有辦法跑到腎臟去嗎?當發生急性腎盂腎炎時(腎臟因細菌的感染產生急性的發炎,範圍是腎盂及腎臟實質的部份),該部位會因為免疫細胞的聚集以及發炎反應造成水腫而使得微血管發生阻塞,造成DMSA無法進入而形成cold area。因此目前診斷兒童急性腎盂腎炎的一大利器,至於+5價的DMSA目前核研所已經可以買的到了,考試好像也常常在DMSA中的Tc是幾價中打轉,基本上雖然說它可用於腺體癌症檢查,但是就我使用的感覺,似乎並不如參考資料所言可以找出腺體癌,我手上的都是些失敗的例子,聽說以前高醫和現在的成大有成功的例子,有空我會和他們聯繫後再試試看。


7 99mTc-macro aggregated albumin (99mTc-MAA)巨聚顆粒粒子大小不得超過:(A)500 μm(B)200 μm(C)150 μm(D)10 μm

教科書上呢是提到顆粒大小不得超過(C)150μm,但是呢第一,有利用顯微鏡去數的醫院有幾家呢?第二就算真的超過了,因為打進去的量並不多,也不會發生阻塞造成肺功能嚴重喪失的情形,所以呢,背背答案就好了。


8 下列放射製劑何者適用於評估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猨(A)99mTc-MAG3(B)99mTc-DMSA(C)123I-OIH(D)99mTc-DTPA

其實呢,(A)(C)(D)都可以用來做GFR,只有(B)不行,因為前三者都有一定比例會以腎絲球過濾的方式排出至尿液,核醫基本上都是利用camera base的方法來測量GFR值,就是說利用攝影機拍出來的資料,藉著ROI的圈選,製作出一個time-activity curve利用此曲線圖配合上一些複雜的公式,{ GFR=(%renal uptake of 99mTc-DPTA)(9.81270)-(6.82519)其中μ為99mTc在軟組織的線性衰減係數,其值為0.152,x為腎臟深度,以cm來表示}。就可以求出和臨床相符的GFR值,只是這些公式(以Gates的方法最常用)目前都是以DTPA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因此答案才是(D)99mTc-DTPA不然的話,其實只要公式改一下就可以了。不過MAG3,OIH以及DTPA這三個藥物基本上性質並不相同,MAG3和OIH基本上比較類似,都是15~30%左右由腎絲球過濾,其他則由腎小管分泌,因此多用來做ERPF,但是兩者所結合的isotope則不同,MAG3因為可以和Tc99m結合,因此影像的品質比起只能和I-131 or I-123結合的OIH好的多;至於DTPA除了10%和血液中蛋白質結合的部分,其他都是經由腎絲球過濾這也是答案要選(D)的原因之一;至於(B)99mTc-DMSA 就真的不能選,因為它會聚積停留在腎小管,不會排除因此無法藉著圈選ROI的方式來求出GFR值。


9 99mTc-d,1-HMPAO常用於:(A)腦血流灌注造影(B)心肌造影(C)肝臟造影(D)腫瘤造影

答案是(A)腦血流灌注造影,應該很明顯,當然也有用來和白血球結合做發炎掃描用,記得大概有點久之前,本來想試試看,但是因為過程很麻煩,而且又有點危險,後來決定只要知道可以做就行了,不用自己去冒那個險。


10 99mTc-sulfur colloid臨床上用於肝臟造影,請問其積聚於肝臟之機轉為何?(A)擴散作用(diffusion) (B)微血管阻塞(capillary blockage) (C)細胞吞噬作用(phagocytosis)(D)與受體行專一性結合(specific binding with receptor)

第5題有提到,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