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病人在注射黃體生成素釋放因子(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factor)後若其血中之黃體生成素(LH)大幅上升,表示病人可能罹患下列何種病症?(A)原發性生殖腺功能低下症 (B)繼發性生殖腺功能低下症 (C)先天性生殖腺功能低下症 (D)卵巢腫瘤

這題我實在查不到資料,不過在正常的下視丘分泌黃體生成素釋放因子是1~3小時只分泌幾分鐘,如果瞬間注入大量的黃體生成素釋放因子,那麼腦下垂體反而不會分泌LH,因此就題目所說的狀況,正常人的LH是不會上升的,因此鐵定是有問題的,但是問題在那裡,這我實在是不知道。


72 三相式骨骼攝影(three-phase bone imaging)之第一相為何? (A)組織相 (B)淋巴相 (C)血流相 (D)骨骼相

這一題對於你們來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所謂三相式骨骼攝影就是在Tc-99m MDP在注射後立即收集動態影相(dynamic)為第一相(C)血流相(flow),時間大約是64秒(2 or 4 sec/frame),用以觀察患處的血流供應是不是有異常的增加(發炎..ex 蜂窩性組織炎 or 肌肉拉傷發炎)或是減少(AVN缺血性壞死好發於股骨頭),接著隨即收集一靜態的影像為第二相血池相(pool),觀察軟組織整體的血液供應狀態,如果有發炎現象則會有放射性製劑聚積的現象,最後在注射後2~4小時才是真正最主要的延遲相(delay),有沒有人稱之為(D)骨骼相我就不太清楚,是觀察骨骼上是否有異常的鈣離子活動現象,譬如說癌細胞侵蝕或是骨頭受到傷害在進行修補等等。


73 施靈氏 (Schilling) 試驗使用內因子 (intrinsic factor) 的目的何在? (A)增加尿量 (B)促進維生素B12吸收 (C)使體內維生素B12貯存處飽和 (D)減輕病患焦慮

Schilling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檢查,它主要是在檢查維他命B12缺乏的病症,正常的狀況下,Vit B12是由胃部細胞分泌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協助,由ilium迴腸來吸收,一般會發生Vit B12缺乏最主要是以下三點原因:
1、胃無法分泌intrinsic factor:這通常是胃切除手術或是患有胃萎縮症所造成的,不過也有一小部分是因為自體免疫造成的結果;
2、吸收不良:通常是局部性的腸炎所造成的;
3、Vit B12被破壞:有的時候腸道內的菌叢生態改變,使得某些細菌過度生長,導致Vit B12在還未吸收前就被破壞光了。
那麼核醫是怎麼做檢查的呢?收先讓受檢者吃下一顆Co-57標幟的Vit B12,經過2~6小時後再由肌肉注射Vit B12 1000 μg(無標幟),接著呢收集48小時的尿液去作分析就可以了,詳細的分析方法我這裡先省略不寫,結果的判定是如果排出的Co-57之量在11~26%,那麼就屬於正常範圍,如果少於8%,就算是維他命B12缺乏症了,結果如果是後者那麼還要進行第二次的Schilling test,作法和前面都一樣,只是在吃Co-57標幟的Vit B12時還要再加一顆含有intrinsic factor的藥,如果說檢查的結果有改善,那麼才能斷定這位受檢者罹患的是intrinsic factor缺乏型的維他命B12缺乏症。我們再回頭來看一下為什麼排出的Co-57比較少反而是有病的呢?排出少不就是代表吸收好所以才排的少嗎?為什麼這樣反而是有病的呢?很奇怪吧,其實因為維他命B12是由小腸中的迴腸來吸收的,如果病患有Vit B12的缺乏症一定是某種原因造成的吸收不良,既然吸收不良,那麼所吃進去的Co-57 Vit B12就大部分直接由糞便排出,不會被吸收,因為這項檢查只有測量尿液,所以說當吸收的變少自然從尿中所排出的也就跟著變少,這就是為什麼有病的人排出的比例會比較少的原因。


74 下列之免疫球蛋白何者之分子最大? (A)IgE (B)IgG (C)IgA (D)IgM

不曉得各位免疫學學得好不好,這些都是免疫球蛋白的名稱,它們的功能和作用都不相同,其中:
(A)IgE(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E是在血液中循環的抗體。IgE抗體的功能和人體過敏反應息息相關,另外IgE可能也和體內寄生蟲的消滅有關。
(B)IgG(免疫球蛋白G):
最為普遍的抗體。主要出現在血液、淋巴系統與大小腸。它們在血液中循環,直接地對抗入侵者。它們擁有抗菌與消滅抗原的作用;它們對抗細菌和病毒,並且中和毒素的酸性,以保護人體。
(C)IgA(免疫球蛋白A):
出現在眼淚、唾液、母乳、血液、肺泡、黏液、胃液與腸分泌物中。這些潮濕地帶非常適合細菌與病毒的滋長。它們處在微生物時常入侵的地帶,有效地維持這個地帶的健康。
(D)IgM(免疫球蛋白M):
這些抗體在血液、淋巴以及B細胞的表面可以找到。當人體面對抗原時,免疫球蛋白M是人體遇到敵人首先產生的抗體。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IgD(免疫球蛋白D):
出現在血液、淋巴以及B細胞的表面。它們依附在T細胞的表面,以協助對抗抗原。
由於出題者並不打算很認真的問細部的問題,因此各位只要知道前三者的結構是大同小異,因此分子量也差不多,只有(D)IgM不同,它通常是由五個單一的IgM抗體聚合成呈現星型的五體物,所以分子是最大的。


75 肝硬化病情嚴重的病人,在肝臟造影時會出現下列何種影像? (A)肝臟明顯腫大 (B)脾臟明顯萎縮 (C)肋骨及脊椎顯像 (D)肝臟明顯攝取量增加

肝臟造影最主要是利用肝臟內的kupffer cell吞噬外來物的特性而設計的,既然現在肝臟硬化的很嚴重,那就是說所注射的放射性顆粒被肝臟的kupffer cell吞噬的比例會降低,既然這樣,就由身體其他部位的巨噬細胞來代勞,因此就可以見到腫脹的脾臟以及(C)肋骨及脊椎顯像,事實上當肝硬化進行的過程裡,由於巨噬細胞的減少,生理上的代償反應便會啟動,因此脾臟和骨髓內的巨噬細胞便會增加,以彌補逐漸喪失的免疫能力,所以脾臟便會逐漸的增大,這點在肝臟掃瞄時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肝臟和脾臟兩者的攝取比例會逐漸改變,一般來講,肝臟要硬化到某種程度以上才容易見到(C)的結果。


76 關於骨骼造影檢查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血流相(blood flow image)給藥後立即掃描 (B)血池相(blood-pool image)給藥後10分鐘掃描 (C)延遲相(delayed image)給藥後2~5小時掃描 (D)探頭選擇為高能階高解析度

出題老師真仁慈,在72題出的題目76題就給了解答,答案相當的明顯,不過在(B)選項裡很少拖到10分鐘才掃描,通常在flow之後就做了,省得讓受檢者在那裡躺著佔機器的床位,(D)有兩個錯誤,一個是'探頭'應改為準直儀(不曉得各校對於collimator是否都翻譯成準直儀,如果有人翻譯成探頭則這就稱不上是個錯誤),再者一般是使用低能高解析,因為Tc-99m MDP是屬於低能量的,還有如果各位了解準直儀結構的話,應該知道在高能準直儀裡的鉛隔因為過厚,根本就無法做成高解析,最多是把孔挖大一點,做成較高靈敏度的罷了,如果不了解,去看一下我在92年第1次高考第76題裡畫的圖。


77 臨床上每次施行肺灌注掃描 (perfusion scan) 約靜脈注射入多少個Tc-99m MAA粒子? (A)3,000至7,000 (B)20,000至70,000 (C)100,000至500,000 (D)1,000,000至5,000,000

這題在92年第1次檢覈考第5題和92年第2次檢覈考第49題都出現過類似的題目,當時我是這般回答的:Tc99m-MAA顆粒的清除有三個管道,首先血液中的酵素會將其溶解,第二呢由於呼吸的動作會擠壓到微血管使其中的顆粒被擠壓而通過微血管,第三由肺部的血壓也會將顆粒給推出,因此一般來說,99mTc-MAA在肺部的生理半衰期為6個小時。一般來說每次注射MAA的量約在200000~700000顆左右(3 mCi),差不多是每1500條微血管卡一條。由於各個參考書籍的數據皆不同,因此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是個好題目,除非他把(B)和(C)範圍拉大一點,否則兩個選項中間會有一些灰色地帶,容易有爭議。


78 下列有關Sr-89放射核種治療之敘述,何者錯誤? (A)可以減輕前列腺癌骨轉移所引起的疼痛 (B)Sr-89不能重覆使用在同一病患,有致死過敏的可能 (C)Sr-89有可能產生骨髓毒性 (D)可以持續減輕疼痛達3至6個月之久

對於Sr-89的詳細說明我已經寫在93年第1次高考第45題,(A)、(C)以及(D)的敘述都是對的,(B)應該改成如果需要再次繼續Sr-89的療程,最好有3個月的間隔。


79 在放射免疫分析 (RIA) 中,下列那一部分之濃度被設計為不足量,以達到競爭性反應的目的? (A)抗體(antibody) (B)標記抗體(radio-labeled antibody) (C)抗原(antigen) (D)標記抗原(radio-labeled antigen)

這題和92年第2次檢覈考第22題一模一樣,當時的回答是: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大致上來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競爭法,一種是三明治法(IRMA法),在偵測分子量小、濃度低的物質(例如T3,T4)會使用競爭法,在偵測分子量大、濃度高的物質(例如B肝表面抗原或抗體)則使用三明治法。競爭法的原理舉例來說,在特殊已經附著上固定量抗體(會和T3結合的東西)的試管裡,有著未知濃度的甲狀腺賀爾蒙T3的血清,為了求出其濃度,我們就加進去很多很多假的T3(分子結構和T3很像並結合上放射性同位素的東西),然後加以incubation使抗原和抗體結合,然後呢,把試管沖一沖wash一下,只留下已結合的抗原抗體複合物,這樣當這些抗體和真假T3結合時,如果真的T3比較多,結合的位置就會被真T3佔走,使得有放射活性的假T3能結合上去的變的很少,那麼所測出來的count數就會比較少,相對的如果假的T3比較多,那麼所測出來的count數就會比較多,這種利用固定數目的抗體來使得真假抗原必須去競爭有限的結合位置,就是競爭法。再利用標準曲線圖的分析,可以推算出待測物的濃度,因此在提到"放射免疫分析(RIA)"時就是在說競爭法,是利用較少量的(A)抗體(antibody)來達到競爭的目的;而提到IRMA法時則是用三明治法來偵測,這部分等遇到了再提。對於RIA考題的各種變化,建議大家由考題檢索那裡將相關的題型弄清楚,以確實拿到分數。


80 下列何者不會影響胃排空檢查結果? (A)食物之放射性藥物標定效率 (B)無標準化食物之使用 (C)身高 (D)荷爾蒙變化

胃排空檢查是使用放射性標幟的固體或是液體食物,讓受檢者吃下去以後,利用γ-camera觀察胃部將放射性食物排空過程的檢查,因此會影響結果的因素(A)是說如果標定效率不佳,那麼就會出現free的Tc-99m,這樣在檢查時就會因為Tc-99m會由胃部分泌出來而誤以為胃部的食物尚未排空,導致偽陽性的結果,(B)也是很重要的,每個檢查單位都必須建立自己的標準值,包括食物的大小以及胃排空時間多長才算有問題,這樣才會有標準化的結果,(C)身高看起來是最不影響結果的因素,只是說當身高越高,體型越大,一樣大小的食物對受檢者來說就會變的很容易吃,這樣胃排空時間會縮短嗎?我想影響的層面不太大,至於(D)我也是很納悶,查不出來有什麼賀爾蒙會影響胃排空,因此無法做進一步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