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列何種放射藥物較適合用來作腎絲球過濾率(GFR)? (A)99mTc-MAA (B)99mTc-DTPA (C)18F-FDG (D)131I-OIH
核醫用來做腎臟造影的放射性藥物主要可分為兩類,其一是評估腎臟清除率的藥物,這中間又可以分為腎絲球過濾速率GFR和腎小管功能兩種,其二是用來觀看腎臟影像的藥劑,可以用來觀察腎臟的外觀以及兩腎臟的相對功能為多少,我將常見的藥物列於下表,
評估腎臟清除率的藥物 |
1. GFR藥劑 |
a. I-125 iothalamate |
b. Tc-99m DTPA |
2. ERPF藥劑 |
a. I-131 OIH |
b. Tc-99m MAG3 |
腎臟影像藥物 |
1. Tc-99m GH |
2. Tc-99m DMSA |
接著我們分別對不同的藥物來做進一步的說明:
Tc-99m DTPA
這是一個Tc-99m為+4價的藥物,這個藥物可以來評估腎絲球過濾速率,在經由靜脈注射後,Tc-99m DTPA因為和蛋白質結合的比例,相對於接下來要討論的這些藥劑來說並不算高(約5%),因此主要是分佈在細胞外的空間,和紅血球之間的結合情況也不多,因此很快的就會被腎臟所排泄,大約在注射後2小時,就有約50%的藥劑會被排泄到尿液中,在24小時後則高達96%,Tc-99m DTPA相當的穩定,而且被排泄到尿液中的時候它的化學結構也不會發生變化,在腎臟的排泄途徑是經由腎絲球的過濾,並不會被腎小管給分泌或者是再吸收,而且看起來並不會結合在腎實質上,加上Tc-99m DTPA只會一開始分佈在血管中,接下來分佈於泌尿系統之中的尿液裡,因此在評估腎臟的總血流以及泌尿系統阻塞情形時相當有幫助,所以在臨床上的用途便是評估腎臟的灌注情況、兩腎臟的相對功能以及泌尿系統的病變方面。
Tc-99m DMSA
這個藥物的說明我想就放在今年考題解答的第13題會比較恰當。
Tc-99m GH
這是一個Tc-99m為+5價的藥物,在經由靜脈注射後,Tc-99m GH主要是分佈在細胞外的空間,它和血漿中的蛋白質會呈現鬆散的結合(在注射後1~6小時有50~75%),並不會和紅血球之間有什麼的結合,因此很快的就會被腎臟所排泄,大約在注射後2小時,就有約50%的藥劑會被排泄到尿液中,在24小時後則高達71%,在腎臟的排泄途徑是經由腎絲球的過濾以及腎小管的分泌,在一開始注射的時候,Tc-99m GH的體內分佈狀況和Tc-99m DTPA相當類似,都只會存在於血管內,因此接著就會聚積在尿液排泄的位置,不過接下來這兩個藥物就出現不同的表現,Tc-99m GH會因為會結合在腎小管上,因此約有12%會殘留在腎皮質裡,因此Tc-99m GH有著多方面的用途,在注射後的初期和Tc-99m一樣可以觀察到藥物在腎臟中被收集並排泄的情況,而在注射後的晚期,則會類似於Tc-99m DMSA,可以見到腎實質的影像,不過Tc-99m GH留在腎實質的比例較Tc-99m DMSA少,因此當要觀察腎實質影像時所需要的劑量必須高一些(GH為10~15 mCi,DMSA為5 mCi)。臨床上Tc-99m GH的用途則是評估腎臟的灌注情況、兩腎臟的相對功能以及泌尿系統的病變方面。Tc-99m GH的另一個非主要的排泄途徑是肝膽道系統,不過除非病患的腎功能極差,否則並不容易見到肝膽道的影像。
Tc-99m MAG3
這是一個Tc-99m為+5價的藥物,在經由靜脈注射後,大約有90%的Tc-99m MAG3會和血漿中的蛋白質結合,也因為蛋白質的結合率如此之高,便限制了其經由腎絲球過濾的比例,不過和蛋白質結合的現象是可逆的,因為我們可以見到Tc-99m MAG3是可以經由腎小管的分泌作用而迅速的被排泄掉,在比較Tc-99m MAG3和I-131 OIH的血漿排除曲線中,Tc-99m MAG3在血漿的濃度較高,約為I-131 OIH的1.5倍,但是兩者在血漿中消失的速率差不多。Tc-99m MAG3在人體中的平均血漿清除率約為I-131 OIH的55~65%,不過排泄至在尿液的比例則差不多,在注射後30分鐘約有70%的藥劑會排泄至尿液中,在180分鐘則超過90%,儘管Tc-99m MAG3因為腎臟細胞攝取的效率較差,造成血漿中的濃度較高而導致血漿清除率會比I-131 OIH低,不過因為I-131 OIH和紅血球的結合率較高,造成其分佈在體內的總體積增加,在綜合這兩因素所造成的影響,最終兩藥物在尿中的總排泄量倒是不分上下。Tc-99m MAG3和I-131 OIH的腎圖曲線很類似,曲線達到最高處的時間皆為3~5分鐘,Tc-99m MAG3並不會結合在腎臟上,也沒有明顯的紅血球結合情況,也因為Tc-99m MAG3的排泄機制是經由腎小管分泌,所以用於觀察腎臟集尿系統、評估泌尿系統阻塞以及評估腎小管功能時就是一個極佳的藥劑,另外在評估腎功能時,由於Tc-99m MAG3的排泄率(約50%)遠比Tc-99m DTPA(約20%)來的高,因此在一些腎功能不佳的病患,使用Tc-99m MAG3能獲取更優質的影像。
I-125 iothalamate
這是個很久以前曾被拿來作為測量腎絲球過濾速率的藥劑,它在腎臟的排泄和inulin(菊糖inulin廓清率為測定GFR之gold standard)幾乎相同,都是經由腎絲球來過濾,不會被腎小管再吸收及分泌,不過這個藥物並無法拿來用作造影之用,因為I-125的能峰過低(27~35 keV)之故。
I-131 OIH
在經由靜脈注射之後,I-131 OIH很快的就被腎臟自血液中清除,它並不會被身體所代謝,因此被排泄到尿液中的時候它的化學結構也不會發生變化,它不會結合在腎小管的細胞,在正常的情況下,在注射後30分鐘約有70%的劑量會被排泄至尿液中。I-131 OIH在腎臟的排泄主要是經由腎小管的分泌,不過也有一部份是經由腎絲球所過濾,實際的比例目前還不確定,不過理論上來說如果I-131 OIH不會和蛋白質結合而且可以完全被腎臟排泄的話,應該是20%是經由腎絲球過濾,而80%則是經由腎小管分泌,不過I-131 OIH和血漿中蛋白質的結合比例約為70%,經由腎臟排泄的比例也非百分之百,大約在65~85%之間。I-131 OIH除了和蛋白質結合外,同時它和紅血球也有一定比例的結合,這些都導致腎臟能將其排泄的比例降低,此外由於藥物標幟的效率並非百分之百,有一些游離的碘會被腎臟過濾後而被再吸收回來,因此會降低血中的清除率,所以使用I-131 OIH會低估ERPF有效腎實質血流的數值。
下面的表格相信能讓大家對於核醫在腎臟方面的放射性藥劑能有更詳細的瞭解。
經過以上冗長的敘述,相信大家對於這題的答案是(B)99mTc-DTPA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另外(A)99mTc-MAA是用於肺部的灌注造影,(C)18F-FDG是正子藥劑,可以偵測體內葡萄糖代謝的狀況,可用於尋找癌細胞或者是心肌代謝活性以及腦部等等的檢查。
參考資料來源:『Radiopharmaceuticals in Nuclear Pharmacy and Nuclear Medicine』第2版。
Tc-99m MAG3和I-131 OIH性質比較表 |
||
特性 | Tc-99m MAG3 |
I-131 OIH |
與血漿蛋白結合百分比 | 87.5±2.6 |
66.2±6.9 70.7±5.0 |
進入紅血球百分比 | 5.1±3.3 |
15.3±4.1 |
腎小管萃取係數 | 0.55 |
0.83 |
血漿中的清除速率mL/min | 420±120 265±98 |
600±100 412±169 |
在體內分佈所佔的體積mL | 5210 3380 |
7030 5540 |
排泄速率 | 0.0784 |
0.0744 |
腎臟造影放射藥劑的生物特性 |
|||||
特性 |
Tc-99m DTPA |
Tc-99m GH |
Tc-99m DMSA |
Tc-99m MAG3 |
I-131 OIH |
腎絲球過濾 |
Yes |
Yes |
不明顯 |
不明顯 |
Yes |
腎小管運輸 |
No |
Yes(結合在腎皮質) |
Yes(結合在腎皮質) |
Yes(分泌) |
Yes(分泌) |
腎小管再吸收 |
No |
No |
No |
No |
No |
流經泌尿系統 |
Yes |
Yes |
No |
Yes |
Yes |
和腎皮質結合 |
No |
Yes(~15%) |
Yes(~45%) |
No |
No |
使用劑量 |
10 mCi(看blood flow) |
15 mCi(看blood flow) |
5 mCi(看腎臟影像) |
5 mCi(看blood flow) |
75 μCi(看腎圖-單腎) |
3 mCi(看腎圖) |
15 mCi(看腎臟影像) |
1~3 mCi(看腎圖) |
200 μCi(看腎圖-雙腎) |
||
危急器官 |
膀胱壁 |
膀胱壁 |
腎皮質 |
膀胱壁 |
膀胱壁 |
Rad(cGy)/mCi |
0.27 |
0.28 |
0.85 |
0.48 |
5.71 |
12 1.0 mCi的P-32(半衰期為14.28天),其質量為多少克? (A)3.49 × 10^-6 (B)3.49 × 10^-7 (C)3.49 × 10^-8 (D)3.49 × 10^-9
1.0 mCi=3.7×10^7 Bq
活度A=λ(衰變常數)×N(原子數)=0.693/半衰期×N
於是乎我們可以得知原子數N=(A×半衰期)/0.693
其中半衰期14.28天=14.28×86400秒
所以N=(3.7×10^7)×(14.28×86400)÷0.693=6.56×10^13
又每莫爾的P-32重量為32公克,也就是說6.02×10^23個原子的重量是32公克
每個原子的重量為32÷(6.02×10^23)
所以N=6.56×10^13個原子的重量為
32÷(6.02×10^23)×6.56×10^13=3.49×10^-9
答案是(D)3.49×10^-9
13 靜脈注射Tc-99m-DMSA 6小時後,由尿中排出的百分比約為: (A)10% (B)40% (C)70% (D)100%
這題在94年第1次高考第3題也有出現過,不過現在仔細看了一下題目的選項,我想出題者想要考大家的應該是一個概念上的問題,因為Tc-99m DMSA在經由靜脈注射後,和蛋白質結合的比例極高,大部分的參考資料都說是40%,會有很高的比例會停留在腎皮質內,排泄至尿液的比例很低,因此雖然說大家並沒有去記憶實際的數值,不過在4個選項中也只有(A)10%是比較合理的。接著我把關於Tc-99m DMSA的相關資料寫在下面,讓大家對於這個藥物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Tc-99m DMSA
這是一個Tc-99m為+3價的藥物,在經由靜脈注射後,Tc-99m DMSA和血漿中的蛋白質會呈現鬆散的結合,在注射後1小時有75%的結合,在24小時後則增為90%,只有極少的部分會擴散至紅血球中,經由腎臟排泄的比例很低,在注射後2小時也只有16%會排泄至尿液中,Tc-99m DMSA會緩慢的聚積在腎皮質的部位,然後就固定在那裡,主要是位於近曲小管的細胞裡。經過腎臟的顯微穿刺結果顯示,藥物聚積的機制是藉由將腎小管周邊血液中的藥物萃取出來,然後再固定至腎皮質的細胞中。根據實驗的結果證實,Tc-99m DMSA這種主動攝取的過程並不會被一些會促進尿酸排泄及阻斷腎小管再吸收的藥物所抑制,因此可以證實Tc-99m DMSA在腎臟運輸的機制和其他核醫腎小管的藥劑(Tc-99m MAG3及I-131 OIH)是不相同的,雖然說有些許未與蛋白質結合的Tc-99m DMSA會被腎絲球過濾掉,不過目前認為這被濾掉的部分並不會被再吸收而聚積在腎皮質中。曾有研究指出,聚積在腎皮質細胞中的藥物是結合在細胞中的蛋白質以及微粒體。大約在注射5 mCi Tc-99m DMSA的6小時後,最多會有40%的藥物會結合在在兩個腎臟內,最佳的造影時間是注射後的4至5小時,不過在注射後2小時的影像也還可以接受,由於此藥物和蛋白質結合的比例極高,因此經由腎絲球過濾的比例很低,使得我們無法用此藥物來觀察腎臟的泌尿系統,不過也因為它的高腎皮質結合比例和較低的尿液排除比例,因此在偵測腎皮質異常時的絕佳藥劑,而且在評估兩腎之間的相對功能時也很有用。在Tc-99m DMSA的影像中出現冷區的位置有可能是急性腎盂腎炎、疤痕組織、腫瘤等等的情況。Tc-99m DMSA在體內的另一個排泄途徑是肝膽道系統,當病患腎臟的功能極差時,就會見到肝膽道的影像。寫到這裡突然發現手上的兩參考資料對於Tc-99m DMSA在腎皮質的吸收機制有些不同,在94年第1次高考第3題的參考資料是說由遠曲小管,而現在的資料則是近曲小管,關於這個問題或許日後有更新的資料時再來修正好了。
此外對於Tc-99m DMSA在急性腎盂腎炎時為什麼會出現攝取降低的情形,我也找到了一些資料,請大家再繼續的讀下去。
DMSA腎皮質掃瞄針對於急性腎盂腎炎診斷的敏感性為91%,而專一性更高達100%,是一項極優秀的檢查,檢查的時候要使用低能量平行孔的高解析度準直儀,照相時除了後位和左後、右後位之外,在一些特殊的狀況下如異位腎獲釋馬蹄形腎時,最好再加照前位的影像,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再搭配針孔式的準直儀以獲得解析度更高的影像,至於是否要進行SPECT造影則是見仁見智,因為一方面有脊椎的衰減,一方面由於造影時間過長,難保病患(小嬰兒)不會亂動。另外由於在急性腎盂腎炎發作後的3個月內,DMSA掃描的結果仍然會呈現陽性,因此如果要判定當初發炎的地方是否已經形成scar疤痕組織,一般會建議在發炎後3個月再來進行第2次的掃描,如果要嚴謹一點的話,最好是在6個月後比較好。當病患罹患急性腎盂腎炎時DMSA的攝取量減少的病理機制可能是由數個因素所造成的,腎皮質攝取DMSA量的多寡取決於腎臟的血流量以及遠曲小管細胞膜的運輸功能,所以任何病情的發展過程只要是會影響到上述的兩個因素,就會造成腎皮質減少對DMSA的攝取量,在急性發炎期,腎小管內的嗜中性白血球會釋放具有毒性的酵素以及製造超氧化物以殺死細菌,不過相對的腎小管的細胞也會遭受到損傷,在一些以靈長類的動物實驗中也間接的證實了在急性腎盂腎炎反應發生的初期,由於腎臟分泌renin腎素(血管收縮素)的結果,造成血管收縮而會出現ischemia局部缺血的現象,不過這個情況也曾經被認為是因為白血球大量聚積而阻塞了腎臟的微血管,總之在發炎區域DMSA攝取的減少的確是有可能是反應出腎小管細胞的功能受損以及局部缺血的情況。
最後這題的答案是(A)10%。
14 99mTc(半衰期6小時)衰變至其原來活性的37%時,須經過多少小時? (A)4.3 (B)8.6 (C)13.7 (D)27.4
這個不是很難的計算題,只是需要使用計算機就是了,可以用A/A0=e^-λt的公式來計算,
其中已知的是A/A0=0.37,T是半衰期為6小時,所以λ是蛻變常數=0.693/T=0.693/6,
因此公式就變成0.37=e^-λt,
兩邊同時曲自然對數ln,
-λt=ln0.37,將數值帶入後,
(0.693/6)×t=-0.994,
可以求出t=8.6,所以答案是(B)8.6小時。
15 鉬-99/鎝-99m發生器(Mo-99/Tc-99m generator)的裝置裏用以吸附鉬-99的材料為: (A)Al(OH)3 (B)金屬Al (C)AlCl3 (D)Al2O3
在『Radiopharmaceuticals in Nuclear Pharmacy and Nuclear Medicine』的第2版中有提到關於generator的敘述,在Mo-99/Tc-99m generator製造過程是先將核反應器中U-235經中子照射所產生的Mo-99以化學的方式分離出來,經過純化之後,將Mo-99置於酸性的環境下,以形成各式樣的陰離子,例如(MoO4)2-以及(Mo7O24)6-等等的型態,接著再將這些處理過的Mo-99陰離子置入含有Al2O3的column管柱中,管柱中的Al2O3要先以pH值5的酸性溶液處理過,使得其帶正電荷,才能夠牢牢的吸附住Mo-99的陰離子,在pH值5~6的環境下,大約每公克的Al2O3可以吸附2公克的Mo-99。待Mo-99填裝完畢後,便將這管柱以高溫高壓滅菌的方式來滅菌,最後再置入鉛製的屏蔽容器中。當我們要使用Mo-99/Tc-99m generator時,可以用含0.9 %的生理食鹽水來沖洗generator,因為雖然說Mo-99陰離子和Al2O3的結合相當緊密,可是當Mo-99衰變成Tc-99m之後,化學性質就發生了變化,Tc-99mO4-和Al2O3的結合並不緊密,因此我們所加入的NaCl溶液中的Cl-離子很容易就可以取代掉Tc99mO4-,平均來說以5 ml生理食鹽水來沖洗時,可以沖洗出70~90 %的Tc-99m。也因為吸附Mo-99的管柱主要成分為Al2O3,因此我們在取得Tc-99m沖洗液eluate後就必須測量溶液中的含鋁量是否太多,測量的方法是用化學試紙的方法來做分析,將Tc-99m的溶液滴一滴在試紙上,與標準顏色相比較後,就可以知道鋁的含量是否超過,目前美國核醫及藥物管理委員會所制定的標準,鋁的濃度不得超過10 μg/mL,當鋁的含量過高時,會造成硫膠體粒子凝聚的情形,這部分請參考97年第2次高考第7題,因此這題的答案是(D)Al2O3。
16 下列何種放射性化合物不能作為腦灌注造影藥物? (A)Tc-99m-meso-HMPAO (B)Tc-99m-L,L-ECD (C)O-15-water (D)I-123-IMP
要作為腦灌注造影藥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必須能夠穿透腦中的BBB血腦障壁,這可以參考96年第1次高考第51題,另外在91年第2次檢覈考第44題中也有相關的說明,因此(B)Tc-99m-L,L-ECD以及(D)I-123-IMP是沒有問題的,至於(C)O-15-water目前可用於腦部血流的量測,例如腦中風方面的研究;理論上使用O-15來作灌注的影像是最佳的選擇,因為水是一種可以藉著擴散作用就能進入細胞的物質,可是由於它的半衰期極短,因此O-15的影像的雜訊會偏高,當地也需要有迴旋加速器的配合,一般臨床上在使用時如果病人數很多時,往往會使得迴旋加速器無法分心去作其他的工作,最後是這題的重點也是答案,為什麼(A)Tc-99m-meso-HMPAO不行呢?因為(A)Tc-99m-meso-HMPAO是個很穩定的藥物,它進得了血腦障壁也出得去,由於目前核醫的γ-camera偵測的速度不夠快,因此造成我們無法利用這個藥物來進行腦血流灌注的檢查,詳細的說明請參考91年第2次檢覈考第43題。
17 下列何者不會影響正子造影的空間解析度? (A)正子先行進一段距離才發生互毀 (B)正子發生互毀時,產生的光子並非正好互呈180度 (C)正子攝影機環形偵測頭的直徑 (D)檢查前病患剛進食,而致血糖很高
在PET造影中,在(A)的部分,由於我們所偵測的並非正電子的發射位置,而是正電子在身體組織行進到與負電子互撞發生互毀反應時,所發射出的兩道方向相反的511 keV γ-ray,這樣正子在組織裡的射程越長,發生互毀反應的位置與實際上藥物聚積的位置偏離的就越遠,造成我們偵測的位置的偏差,所以射程越短的核種其空間解析度也會較好,這些射程的資料請參考96年第2次高考第27題;在(B)的部分當β+粒子和β-粒子碰撞時,如果β+粒子的能量尚未耗盡或是相碰撞的角度不是0度(直線碰撞)而是略偏斜的話,那麼互毀反應所產生的兩道γ-ray就不是成180度前進,而會是179或是180多度的夾角,不過這部份影響的解析度很有限;在(C)的部分我就不是很確定,根據剛剛跟工程師討論的結果,她認為跟detector的切割尺寸比較有關係,當切割的尺寸越小,就越能精準的判定γ-ray入射的位置,不過由於切割的越小所能提供偵測的面積會減少,這會造成偵測效率的下降,況且閃爍晶體也有其切割和拋光上的難度,因此目前市售的機種都會在解析度和靈敏度上做一定程度的平衡。除非是整個偵測環的直徑太小,在肩膀的地方會卡住或者是擠壓,不然應該和空間解析度沒有太大的關係;在(D)的部分則是比較明顯的錯誤,這種情況會影響的是在診斷上的靈敏度和專一性,對於儀器本身來說,所得到的影像資料仍然是忠實的表現出體內F-18 FDG的分佈狀況,因此答案是(D)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18 針對140 keV的光子而言,加馬攝影機的偵檢器晶體厚度越厚,則: (A)內在空間解像力(intrinsic spatial resolution)越好 (B)內在空間解像力(intrinsic spatial resolution)越差 (C)偵檢效率(detection efficiency)越差 (D)內在空間解像力及偵檢效率均越差
關於閃爍晶體的相關內容可以參考93年第1次檢覈考第35題的敘述,雖然這篇的主題是在說PET所用的晶體,不過一樣很具有參考的價值;題目會針對140 keV的光子來探討,主要的原因是因為NaI(TL)在γ射線的能量超過200 keV時,它的偵測效率就會變的很低,這是因為它的低密度及較低的原子序所致。一般SPECT所用的能量約在140 keV,NaI的偵測效率很令人滿意。當γ射線入射至閃爍晶體時,會造成閃爍晶體發出可見光,然後這可見光穿透透明的晶體後,被後方的光電倍增管將光轉化為電子訊號而繼續傳遞下去,當閃爍晶體的厚度越厚,越能夠將入射的γ射線阻擋下來,因此偵測的效率就會越高,可是如果晶體的厚度太厚,那麼γ-ray射入晶體發光的位置就會發生在晶體的較淺層處,這代表該處所發出的可見光必須行走較長的距離才能夠到達光電倍增管的位置,這會造成光在行進時的損耗,以及當γ射線並非完全垂直入射的時候,所發生的可見光在晶體裡行進時就會略微偏斜,當晶體的厚度太厚時,實際發光的位置便會和到達光電倍增管的位置產生些許的偏差,這些都會造成空間解像力變差,另外所謂的內在空間解像力是指camera沒有裝上準直儀時的解析度,外在空間解像力則是指裝上準直儀時的整體解析度,最後這題的答案是(B)內在空間解像力(intrinsic spatial resolution)越差。
19 下列關於一次穿流核醫心臟檢查(first-pass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之敘述,何者錯誤? (A)若主要目的為評估右心功能,造影角度可選擇右前方30度(30-degree RAO view) (B)若主要目的為評估左心功能,造影角度可選擇左前方30度(30-degree LAO view) (C)若需評估運動時心臟功能,造影角度可選擇正前方(anterior view) (D)必須同時監測心電圖
由於first -pass檢查可以暫時性的分別觀察左右心臟腔室的影像,因此理論上是可以視病情上、心臟結構或是檢查的需要而可以以任何的角度來收集心臟的影像,不過一般最典型收集的角度為RAO以及正前方這兩個角度。採用RAO 30度的原因是在這個角度可以對心房和心室做出良好的區隔,而且也能將主動脈和左心室的影像區分開來,尤其當我們主要是要測量右心室的功能時,這個角度對於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分隔更有幫助。至於正前方的角度主要是應用在運動的檢查,這樣病患在運動的狀況下會比較容易貼緊γ-camera;另外如果要以first-pass來評估左心功能LVEF時,由於在標準的LAO角度中,左心房和左心室會有部分的重疊,因此會稍微低估測量的結果,不過由於我所查到的參考資料的敘述就到此為止,因此我無法得知是否採用LAO 30度是較好的選擇,不過由於first-pass造影的方式是經由右肘前窩的中央靜脈或者是頸靜脈以blous彈丸式的方式來注射放射藥劑,藥劑在體內的流向分別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左心房最後才是左心室,原本小體積的放射藥劑在經過漫長旅途來到左心室的時候,有可能因為肺部的鬱血,或者是三尖瓣或是肺動脈瓣的問題,最後流到左心室的時候放射性藥劑早已不是當初注射時那個如同彈丸那般小的體積,因此從進入左心室到離開左心室的時間就會拉的比較長,可能要歷經數個心跳後才能完全離開左心室,因此所測量出來的結果通常誤差會比較大。寫到這裡,(A)、(B)和(C)的敘述應該都沒有問題了,在(D)部分,由於first-pass在檢查時是採用高敏感度或是超高敏感度的準直儀,因此可以得到相當高計數值的影像,然後只要根據ROI所畫出的時間-活性曲線就足以在不需要ECG心電圖的協助下,判讀出心室最舒張和最收縮的frame畫面,除非說所收集到的計數值偏低,此時如果有心電圖的輔助,當然在影像處理上會容易的多。因此做first-pass檢查並不是一定需要監測心電圖的,不過如果在注射藥劑前能先裝置好心電圖的話,總是能先了解一下病患的心跳狀況,因為有的時候當病患的心律不整時,在處理first-pass影像資料的時候,其實難度是非常高的,最後答案是(D)。
20 利用核種製劑檢測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時,欲同時測量固體及流體食物之胃排空情形,下列何種組合適用於分別標化固體及流體食物? (A)99mTc-DTPA,99mTc-sulfur colloid (B)99mTc-pertechnetate,99mTc-sulfur colloid (C)123I-NaI,99mTc-sulfur colloid (D)99mTc-sulfur colloid,111In-DTPA
關於胃排空的檢查可以參考一下94年第1次高考第1題,其實利用放射性藥物來進行胃排空的檢查,就是在測量胃將放射性標幟的固體或液體排出的速率,這個檢查能以非侵襲性的方式來評估胃的罹病情況,在正常的情況下,液體排空的速率會比固體排空的速率快,另外雖然說進行胃排空檢查的程序並不難,不過如果想要做到正確的定量,在進行檢查時就必須注意下列幾項因素:
1.放射性藥物的標幟效率要很高,而且在生理的消化過程中必須保持安定。
2.餐點的份量和成分必須統一標準化。
3.病患需以標準化的位置和姿勢來進行造影,而且在整個檢查過程中都不得變更。
4.要針對放射性核種的衰減、多種核種的干擾、幾何空間的變化以及高能γ-ray所造成的影響做校正補償的計算。
理想的放射性藥劑必須要不被胃黏膜吸收或者是與其結合、不會影響胃的排空且能與食物均勻的混合,目前胃排空檢查所使用的放射性藥劑分為兩類,液體及固體,其中液體的藥劑是水溶性的,在與液體混合後使用;一般常用的藥物包括:In-111 DTPA、Tc-99m DTPA以及Tc-99m SC。在固體方面,所使用的藥劑會混合入食物當中,混合的方式有許多種,但是最重要的是在整個檢查進行的過程中,放射性藥物必需與食物保持緊密的結合才行,不然如果胃液將放射性藥物自食物中溶解出來的話,就會造成假性的胃排空時間減短的情形。藥物與食物結合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將將1 mCi的Tc-99m SC與蛋混合,然後做成炒蛋,然後將含放射性的蛋直接吃掉或者是包在兩片土司中做成三明治再吃掉,吃完後再喝一杯水來將食道中的食物沖至胃中。在某些情況下會同時做液體和固體食物的排空檢查,作法是將含有1 mCi Tc-99m SC的炒蛋和一含100 μCi的In-111 DTPA置於4盎司的水中,讓病患吃下,在劑量方面Tc-99m的活性最好要是In-111活性的6倍以上,這樣在收集Tc-99m的影像時就能將來自In-111散射γ-ray的干擾降到最低。為了要得到有意義的結果,在進行胃排空檢查的時候必須先建立一標準的檢查流程,在液體方面由於排空的速率很快,造成排空延遲的因素多半是因為幽門的關係,在固體食物方面,食物的份量和成分都會影響排空的速率,一般來說,較大量的食物以及高卡洛里以及高脂肪的食物排空的速率會較慢,因此每個醫院都應該建立自己的正常胃排空的標準才行。另外在另一本參考資料中,也有不同的液體固體藥劑的組合,固體的部分是100公克的碎牛肉含有20 MBq的Tc-99m SC,液體的部分則是150 ml的10%葡萄糖水溶液含有6 MBq的Ga-67 EDTA,因此就4個選項來看,答案是(D)99mTc-sulfur colloid,111In-DTPA,另外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液體或者是固體,絕對不能拿99mTc-pertechnetate來做檢查,因為Tc-99m會聚積在胃黏膜上,因此會造成胃排空時間延遲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