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9mTc-DISIDA 核子醫學掃描應用在新生兒檢查,其最主要的適應症為: (A)診斷新生兒膽道閉鎖症(biliary atresia) (B)診斷新生兒甲狀腺低下症(neonatal hypothyroidism) (C)診斷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診斷是否有副脾臟(accessory spleen)
關於DISIDA在膽道攝影方面的應用和說明可以參考一下96年第1次高考第31題的敘述。在胎兒發育的時候,由於媽媽體內的抗體會經由胎盤進入胎兒的體內,如果說媽媽的血型和胎兒不同的話,胎兒的紅血球是有可能會被破壞而發生溶血的現象,被破壞的紅血球裡面的血紅素會經由肝臟代謝,形成膽汁然後由腸道排泄,不過胎兒在母體的時候,這些工作都是交由媽媽的肝臟來完成,可是一旦嬰兒出生之後,就是一個獨立運作的系統,必須自行代謝掉這些不管是自然死亡(紅血球壽命約為100~110天)或是遭受抗體破壞的紅血球,不過因為嬰兒的肝臟剛出生的時候成熟度可能還不太夠,因此代謝的速度會比較慢,因此這些未完全代謝掉的膽紅素就會隨著血液循環而經由尿液排出或者是囤積在身體的細胞中,直到嬰兒的肝臟逐漸成熟,運作良好之後,黃膽的現象才會逐漸消失,這也是新生兒在出生一週內會出現黃膽的原因,不過在某些特定的狀況下,例如來自母體的抗體強度過強(通常是O型血的母親懷A或B型的胎兒),導致紅血球的破壞程度過劇,超過嬰兒肝臟的負荷因而出現黃膽,此時透過照光的處理可以協助分解膽紅素,可以解決黃膽的問題,可是另一種比較麻煩的,就是題目所寫到的新生兒膽道閉鎖症,這是由於胎兒在發育的時候膽管的發育未完全,導致負責銜接肝臟和腸道的膽道不通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肝臟代謝出來的膽汁無法排泄至腸道,所以嬰兒的大便就會因為沒有膽汁的上色,而呈現黏土色的白便便;相信大家都還記得,膽汁的主要排泄途徑有8成是肝臟,另外2成是腎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腎臟會變成主要的排泄途徑,可是由於排除的速度還是不夠快,所以就會造成全身性的膽紅素堆積,這些堆積如果不趕快處理,有可能會阻礙腦神經元細胞的發育,造成日後的智力不足等等的問題,目前唯一治療的方式就只有開刀,將12指腸腸道與肝臟直接接合,至於開刀的時間則是越早越好,因此核醫所接觸到的幾乎都是出生沒多久的新生兒。在檢查的時候,有一些特別的注意事項,在進行檢查前需連續5天每天2次口服phenobarbital 5 mg/kg,這是一種誘發酵素產生的藥物,能促使膽紅素的合成及排泄,這在區分新生兒黃疸是肝炎或是膽道閉鎖時很有用,因為在新生兒肝炎時,肝細胞會因為發炎或是中毒等情況而無法將膽紅素轉化為接合狀態而排泄至腸道中,這和因膽道閉鎖所造成的膽汁不會排泄至腸道的情況很像,兩者的處理方式也截然不同,前者需要醫藥的治療而後者則必須開刀來解決。在進行檢查前需連續5天每天2次口服phenobarbital 5 mg/kg,造影時前1小時每10分鐘照一張影像,之後的延遲影像可能會持續到隔天的24小時,如果影像中有出現腸道的影像,就可以排除膽道閉鎖而去治療肝炎,如果仍然看不到腸道的影像,那麼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膽道閉鎖了。另外要再提到的,一般在做膽囊攝影的時候,會特別注意要照1小時的影像,以區分是否有膽囊炎,但是在新生兒的時候,我們的目的是腸道有沒有出現活性,因此造影的時間間隔不是那麼的一定,也不用禁食等等,最後要小心的是別將腎臟的影像誤當為腸道的活性,如果說照了一整天都不見腸道活性的話,記得隔天一定要再照一次,以確實確定真的有膽道閉鎖的情況。
至於其他3個選項:(B)診斷新生兒甲狀腺低下症(neonatal hypothyroidism)目前是新生兒篩檢的項目之一,嬰兒一出生時就會採腳底的血去作血液檢測,甲狀腺功能就是其中一項,如果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形,除了會以超音波確認外,偶爾也會進行Tc-99m的甲狀腺造影,不過核醫能幫的忙只是能協助確認新生兒是否有甲狀腺,實際的攝取值由於新生兒過小,所得到的數值參考的意味比較多,(C)診斷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基本上這項檢查我沒有做過,臨床上或許其他非核醫的檢查方式更能作出正確的診斷,如果真的要以核醫的方式來作檢查,可以利用Tc-99m標幟MAA或是SC加入蛋中煮熟讓病患吞下,然後在針對食道和胃部分來進行動態的造影,用以觀察胃裡的活性是否有逆流至食道的情形,(D)診斷是否有副脾臟(accessory spleen),要作脾臟的造影,可以用Tc-99m PHYTATE、Tc-99m SC或者是經加熱破壞的Tc-99m標幟紅血球,這些藥物都會因脾臟的吞噬作用而累積在脾臟,因此怎藉此來診斷是否有副脾的存在。
2 下列乳癌的診斷用放射藥劑中,作用機轉與其餘三項不同者為: (A)99mTc-sestamibi (B)111In-DTPA-octreotide (C)131I-estradiol (D)123I-estradiol
在核醫導讀的『2.5.9.2 Steroid Hormone Receptors類固醇荷爾蒙的接受器』中有提到:性腺的荷爾蒙像是女性荷爾蒙,黃體素以及睪固酮,與細胞內接受器的親和力都非常的高,大多數的乳癌都屬於荷爾蒙依賴型,也就是說癌細胞內的女性荷爾蒙或是黃體素的接受器特別的發達,利用荷爾蒙或是黃體素接受器來做非侵襲性的造影檢查對於判斷以荷爾蒙治療乳癌的反應性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有許多類固醇類與非類固醇類的女性荷爾蒙類似物都能與正子發射核種如Br-77與F-18結合,在這些放射藥物裡F-18標幟的FES對於女性荷爾蒙接受器的親和力非常的高,因此可以用於偵測會增生女性荷爾蒙接受器的腫瘤細胞,同樣的,F-18標幟的FENP則可以用於黃體素接受器造影,最近一種用I-123標幟的藥物Z-[I-123]MIVE已經用於偵測乳癌細胞所表現的女性荷爾蒙接受器,這些藥劑都是藉著被動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內,進而與胞內的類固醇荷爾蒙接受器結合,選項中的(C)131I-estradiol和(D)123I-estradiol都是放射碘標幟的女性賀爾蒙,記得幾年前聽一位在美華人David Yang的演講時,他已經成功的將Tc-99m標幟上一些女性賀爾蒙等等的藥物,檢查的成效也很好,只是還在等FDA的核准。另外在2.5.9.1 Radiolabeled Peptides放射性標幟的peptides中也有敘述到Somatostatin Receptors的內容,所以基本上(B)、(C)和(D)都是藉由receptor的方式來進入細胞,這樣藉由腫瘤細胞上所特有的receptor來進入細胞,就能更專一的針查出特定的腫瘤,對於病情的診斷是一大利器。另外(A)99mTc-sestamibi的攝取方式則可以參考2.5.5.1.2擴散及與粒腺體結合Dissusion and Mitochondrial Binding ,它是以被動擴散的方式穿透細胞膜然後在結合至粒腺體上,和是不是特定器官或是腫瘤細胞無關,因此答案是(A)99mTc-sestamibi與其他3種藥物的機制不同。
3 若一放射性核種經過一段平均壽命(mean life)時間衰變,則其殘存活性為原來的: (A)100% (B)36.8% (C)63.2% (D)75%
一種放射性核種的平均壽命τ(mean life)被定義為在該放射性核種的樣品中,死有單個原子所經歷壽命的平均值。因此經過積分後(計算式我不會打)可知平均壽命是蛻變常數的倒數,用半化期表示時則有:τ=1/λ=T/0.693。以上的敘述摘錄自朱鐵吉博士所著之『原子、輻射、與輻射防護』書中的121頁。簡單來說就是還沒衰變時算活的,發生衰變後算死的,平均壽命就是放射性核種平均的生存時間,所以說根據放射性蛻變的指數律,A/A0=e^-λt,因為是經過了1個平均壽命,也就是說是經過了τ=1/λ的時間,所以將t以1/λ代入,得到了A/A0=e^-1=的結果,e=2.718...,因此殘存活性為原來的:(B)36.8%。
4 臨床上正子斷層掃描(PET)所使用的放射製劑,其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是由下列何設備生產? (A)直線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 (B)核子反應爐(reactor) (C)迴旋加速器(cyclotron) (D)孳生器(generator)
關於核醫常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製造方法請參考 91年第2次檢覈考第27題,其中正子斷層掃描(PET)所使用的放射製劑主要都是由(C)迴旋加速器(cyclotron)生產,不過用於心肌灌注掃描的Rb-82則是由孳生器(generator)所生產的。
5 99mTc-sulfur colloid 或99mTc-albumin colloid 懸浮膠體之放射性製劑可用於脾臟造影(spleen imaging),通常要求膠體粒子大小在多少以下? (A)10 nm (B)100 nm (C)1 μm (D)10 μm
在92年第2次檢覈考第57題中有這樣的敘述:『當這些懸浮膠體製劑自靜脈注射後,若是想用於脾臟或骨髓造影,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粒子要小到足以通過微血管,否則在流經肺循環的時候就會被肺部的微血管給卡住了,一般來說,紅血球的直徑約為7.5μm,因此微血管的直徑也差不多,就記成是10μm就可以了,接下來要考慮的是脾臟與骨髓造影的條件有什麼不同,當外來物質進入人體內,首先發動的免疫反應就是細胞的吞噬作用,因為這些巨噬細胞最主要就是分佈在網狀內皮系統,其中又以肝脾為最主要的分佈,因此,外來物的顆粒大小若是稍大,則當血液流經肝脾臟時,幾乎都會被它們給吃了,因此很難見到骨髓的影像,所以若是要做髓造影,這些顆粒必須再小一點,才可能有多一點的部分能逃過肝脾的追捕,留給骨髓中的巨噬細胞去吞食,這樣才看的到骨髓的影像。一般來說, Tc99m-sulfur colloid製備好的大小約為10~500 nm,在脾臟造影時顆粒約在150nm左右即可,因此僅需要求(C)1μm就行了,至於骨髓造影一般來說,顆粒最好能小到20 nm會比較好,因此選(B)100 nm是較恰當的。』,至於99mTc-sulfur colloid詳細的顆粒大小分佈和在前哨淋巴結造影方面的運用,則可以參考96年第1次高考第1題,裡面有相當豐富的敘述。
另外在95年第1次高考第13題也有相關的問題,就是 如果要進行純粹的脾臟掃描不要見到肝臟之放射活性,應使用Tc-99m RBC(heat-damaged)來進行造影。因此依題目的敘述,在以懸膠體來進行脾臟造影時,通常會要求膠體粒子大小在(C)1 μm以下。
6 利用定速注入法測量腎絲球過濾率(GFR),若111In-DTPA 在血漿濃度和血液濃度分別為2000 cpm/mL和15000 cpm/mL。尿流率為8 mL/min。試計算GFR 為何? (A)1 mL/min (B)1000 mL/min (C)120 mL/min (D)60 mL/min
這是個蠻困難的題目,我翻了一下手邊的參考資料都找不到相關的計算方法,後來拼拼湊湊的找到了一些可用的資料,雖然說感覺上好像是將就著答案來湊合出計算式來,不過因為也找不出真正的計算式,所以大家就將就看一下好了。在計算血漿或者是尿液的清除率的方法有很多,有採用持續性的尿液收集法,也有用多次採血,然後以血中濃度計數值來畫出曲線來計算的方式,也有配合γ-camera以單次採血的方式來計算等等,其中最先提到的尿液收集的測量方式因為正確性高且再現性良好,因此就是所謂的黃金標準,不過因為這種方式耗時過長,而且又必須因為必須測量出正確的尿液體積而必須使用導尿管,因此就有一種既能維持正確性,又不用花很長時間的方式產生了,這種方法就是題目所說的,利用定速注入法的方式來測量,作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標幟DTPA或者是OIH,例如Tc-99m DTPA或者是I-131 OIH,題目在這裡使用的是In-111 DTPA,這也可以,整個檢查的流程約30~40分鐘,病人採仰躺的姿勢,靜脈上裝置好一注射幫浦,這個幫浦可以以每分鐘100~200次的速率,每次注射入極小量體積的放射性藥物,然後受檢者的背後有detector,每次當detector所count到的數值下降時,注射幫浦就會啟動,這就是一種負回饋控制系統的設計,目的就是要維持血液中放射性藥物的濃度是恆定的,在檢查持續30~40分鐘後,檢查就結束,然後再抽1次血,用來計算血漿中的活度,如此一來,清除率clearance就等於(N×D)/c,其中N是平均每分鐘注射的次數(min^-1),D是每次注射的活度(cps),然後c就是血漿的濃度(cps/ml),因此經過計算後就可以得知清除率clearance的結果(ml/min)。
現在回到現實的題目上,題目並非採用上述的負回饋控制系統來注射,而是用定速注射的方式,兩者的目的都只是要維持血液中放射藥物的濃度為恆定,差異不大,因此就不考慮其中的差異,麻煩的是,計算式中所需要代入的數值目前只有血漿濃度c=2000,其他的都沒有,N×D就等於每分鐘所注射的活度值,目前手上所剩下的就只有血液濃度和尿流率的數據,如何去求出GFR值呢?
由於體內此時所呈現的恆定狀況是,尿液中會排出了In-111 DTPA導致體內活度減少,因此就會以幫浦注射的方式來補充流失的活度,最後尿液生成的速率(活度/時間)就會約等於注射In-111 DTPA的速率(活度/時間),在這裡我們作一個很大膽的假設,假設所有的In-111 DTPA都會被腎絲球過濾且不會被再吸收,都會排到尿液中,這樣的恆定狀況就代表進來和出去的活度會是相同的,現在已知尿流率為8 mL/min,而所注射的藥物活度在經過30~40分鐘的平衡後,血中的濃度和注射藥物的濃度應該也約略相同,因此我們將血漿濃度視為藥物濃度,將尿流率視為注射速率,兩者相乘的結果就約等於N×D=每分鐘所注射的活度值。因此GFR也就是清除率就是(N×D)/c=15000×8÷2000=60,所以答案就是(D)60 mL/min,再重複一次,這是我自己推導的,實際上的計算方式是否如此,我也不太確定,參考就好。
7 關於18F-FDG 在腦部造影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診斷癲癇病灶上,癲癇發作時病灶區葡萄糖代謝明顯降低 (B)此方法對癲癇病灶的診斷和定位有重要價值,是手術治療癲癇的參考依據 (C)利用18F-FDG PET 造影可區分腦組織壞死或腦瘤復發 (D)腦瘤復發時會有高的葡萄糖代謝率,故有高的18F-FDG 吸收量;反之,若為壞死腦組織將無葡萄糖代謝,因而18F-FDG 攝取量低
關於癲癇在核醫影像上的變化,可以參考一下95年第2次高考第61題, 在癲癇發作時病灶區葡萄糖代謝會出現明顯增加的情況,因此 (B)的敘述:『此方法對癲癇病灶的診斷和定位有重要價值,是手術治療癲癇的參考依據』是正確的,而(A)的敘述是剛好顛倒,另外在腦瘤的部分,由於腦部的F-18 FDG攝取相當的高,因此雖然說 (D)腦瘤復發時會有高的葡萄糖代謝率,故有高的18F-FDG 吸收量;反之,若為壞死腦組織將無葡萄糖代謝,因而18F-FDG 攝取量低,可是在影像的判讀上,由於正常組織的背景值過高,因此雖然腫瘤的攝取會更高,但是要真正能在影像上將兩者作清楚的區分並非那麼容易,因此在腦瘤的藥物選擇上,FDG並非是個好藥物,目前正子藥物的研發日新月異,我因為疏於留意這方面的資訊,因此只能請大家參考一下 91年第1次高考第30題的資料,裡面有提到F-18 FET和C-11 methionine這兩種很類似的藥物,都可以作為殘餘腦瘤細胞活性的檢查。另外(D)的敘述很巧妙的告訴我們(C)利用18F-FDG PET 造影可以區分腦組織壞死或腦瘤復發的原因,所以說,4個選項中只有(A)是錯誤的。
8 下列何種放射性製劑可用於缺氧組織造影? (A)18F-FMISO (B)18F-FDG (C)18F-FDOPA (D)18F-fluoroethyltyrosine
這一題很幸運的在92年第2次檢覈考第34題、93年第2次高考第4題以及94年第1次檢覈考第16題都有考過,答案是(A)18F-FMISO,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核醫導讀的2.5.7組織缺氧Tissue Hypoxia,另外在2.5.6.1前驅物放射標幟的氨基酸Precursors:Radiolabeled Amino Acid則有(D)18F-fluoroethyltyrosine的說明。 (B)18F-FDG的用途很廣,主要是藉由觀察細胞的代謝狀況來作影像上的診斷,(C)18F-FDOPA則是用來觀察腦內多巴胺的製造情況的藥物,可用來協助巴金森氏病的診斷。
9 下列有關放射藥物劑型(dosage form)之敘述,何者錯誤? (A)鎝-99m-MAA 為懸浮(suspension)注射液 (B)鎝-99m-硫膠體為無色透明澄清溶液 (C)用於胃排空試驗的鎝-99m-硫膠體製劑不須通過無菌度試驗(sterility test)及熱原試驗(pyrogen test) (D)用於肺造影檢查的鎝-99m-DTPA 噴霧劑(aerosol)不須通過無菌度試驗(sterility test)及熱原試驗(pyrogen test)
依我自己所看到的藥物來說,(A)Tc-99m MAA在進行標幟的時候,是將Tc-99m水溶液加入MAA的kit中,kit有兩種,一種是冰凍的MAA溶液,使用前需先讓其回復至常溫,另一種是粉末狀的,兩種藥品在配原先懸浮的粒子就會沈澱下來,製完成後都是像淡淡的牛奶狀,呈現出一種懸浮的狀態,也因為是懸浮的狀態,因此如果配製好沒有馬上使用的話,因此使用前要先搖一搖,至於(B)Tc-99m SC則是一種需要用沸水加熱才能完成標幟的藥物,因為自我來上班後就已經沒有再使用過這個藥物,因此沒有實際看過它的模樣,不過查了一下資料,書上對於此藥物的敘述是說會呈現懸浮膠體狀,因此應該不是如選項中的敘述是無色透明澄清溶液,有另一種類似的藥物,也是我們目前所使用的PHYTATE,不同於sulfur colloid,在配製完成後是無色透明澄清溶液,等到注射入血液後,和鈣離子結合後才會變成顆粒狀,和SC一樣都可用於肝脾的造影,不過兩者的顆粒大小相比,PHYTATE會比SC來的大上許多(見94年第1次高考第50題 ),因此答案是(B)這無庸置疑,至於剩下的選項, 關於無菌度試驗(sterility test)及熱原試驗(pyrogen test)的檢測方法請參考91年第1次高考第37題:『生物測試主要包括了(A)無菌測試(sterility),(B)熱原測試(pyrogenicity)以及(D)毒性測試(toxicity)三種,要讓藥品無菌一般最常用的有高溫高壓滅菌以及利用薄膜過濾這兩種方法,在高溫高壓滅菌法中必須將溫度題高到121度壓力則是18個psi而且持續15至20分鐘,這種方法適合於對熱穩定的藥物,對於親脂性以及必須藉著加熱才能標幟的藥物並不適合,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會破壞藥物的分子結構,例如很多Tc-99m的藥物(HMPAO,MIBI等等)以及用放射碘標幟的蛋白質等等,另外一些半衰期較短的藥物也因為整個過程耗時過久而不適合(F-18),因此只有像Tc-99mO4-,In-111 DTPA,Ga-67以及In-111 chloride等等才適合,另一種薄膜過濾法則是藉著一些孔徑非常小(0.45 um or 0.22 um)的薄膜來將細菌等微生物濾除,這種方法對於半衰期短的或是對熱不穩定的藥物相當好用,至於如何測試到底是不是真的無菌,一般是利用細菌培養7到14天,看看細菌有沒有長出來,另一種則是利用c-14葡萄糖來培養細菌,然後分析所產的CO2中的活度來判定,這個方法比較快,只要3至24小時就可以。在(B)熱原測試中,熱原是一種細菌的產生物,就是所謂的內毒素,它的size太小無法藉著薄膜濾除,以及具有水溶性以及熱穩定性因此無法以高溫高壓滅菌法破壞,所以在藥品的規範上必須確保無熱原性,以免造成使用後產生發燒的現象,在檢驗的方法上主要是利用將藥劑打入兔子,看看牠的體溫有沒有上升超過0.6度,或是3隻兔子加起來溫度有沒有超過1.4度來判定,另一種則是叫做LAL test,是將待測物與LAL(某種螃蟹血中的阿米巴原蟲的溶解產物)在37度混合,看看有沒有混濁的現象。(D)毒性測試(toxicity)則是看看這個藥物有沒有毒,會不會致人於死,一般是用小老鼠或是兔子來做,去觀察藥物所造成的急性以及慢性的傷害,一般常用的標準是LD(50/30),就是30天之內產生50%的死亡率所需劑量,有的時候也會用LD(50/60)當作標準,這些都是為了要建立藥物的安全標準而設立的。』,這些的目的呢,都是確保藥物在進入血液後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過不論是無菌度試驗或是熱原試驗,所需耗費的時間都很久,如果真的接受測試,放射活性早就已經幾乎decay完了,因此一般會接受測試的,應該是還沒有標幟前的cold kit,所以對於利用通過測試的cold ki再加以標幟的藥物產物,應該就視其為合格的狀態,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大家參考一下。
10 下列有關N-13-Ammonia 的敘述,何者錯誤? (A)血中化學組態為NH4+ (B)血液清除(blood clearance)很快 (C)透過Na+-K+ ATPase 主動運輸進入細胞 (D)物理半衰期為10 分鐘
這一題中關於N-13-Ammonia的敘述可以參考過去的一些解答,在93年第2次高考第30題有提到:『在血流中N-13 ammonia是以中性的NH3以及NH4+之間的平衡狀態存在的,在一般的pH值狀態下,NH4+佔了大多數,而中性且具有脂溶性的NH3會藉著擴散作用進入細胞中,在進入細胞後,NH3隨即轉化為NH4+而且會被glutamine合成酵素所催化,而進入了glutamine的合成反應之中。一般來說要脫離細胞的速度很慢,絕大多數都是藉著蛋白質或是氨基酸被分解的過程才得以達成,打從1972開始不論是藉著藥理性或運動性的壓力,N-13 ammonia就開始被用來作PET的心肌灌注掃瞄,由於它的攝取率相當的高,因此即使心臟的血流因為藥物擴張而大增時,效果也相當的好,不過當病患有著嚴重的代謝障礙時,會導致glutamine的合成受阻,因而導致N-13 ammonia會有下降的情形。由於它的半衰期還夠長,因此可以選用以較高影像品質的方式來進行檢查,同時也可以配合心電圖進行檢查,在人類的研究中利用N-13 ammonia來檢查的敏感性平均有95%,特異性也高達95%以上。』;因此(A)的敘述是正確的,另外能進入細胞的並非NH4+,而是中性且具有脂溶性的NH3,進入的方式是採擴散作用的方式,並非是採取(C)透過Na+-K+ ATPase 主動運輸的方式,因此(C)的敘述是錯誤的,另外在(B)血液清除的速率方面,在96年第1次高考第68題:『要作心肌血流的相對分佈一開始要先作休息相,然後才是採用藥理性的壓力相,N-13 ammonia的使用劑量為25~40 mCi,Rb-82的使用劑量為30~60 mCi,注射時必須在30秒內以靜脈注射的方式快速注射完畢,N-13 ammonia在注射後5~7分鐘就會自血液中清除,因此在注射5分鐘後就可以開始收集影像,大約可以收集15~20分鐘的影像,至於Rb-82的血液清除時間則少於1分鐘,因此注射完畢後幾乎就可以開始照相,影像收集時間為5~7分鐘。另外如果病患的左心室功能不良時,會造成放射性藥劑自血液中清除的時間延長,此時可以將造影的時間往後延90~120秒......』,因此血液的清除速率是很快的,至於(D)物理半衰期為10 分鐘則是要請各位熟記,O-15是2分鐘,N-13是10分鐘,C-11是20.4分鐘,F-18是110分鐘,這些都是會進行β+衰變的核種,是正子造影的藥劑,半衰期一定要記牢。